杭州一老小区试水“托管式加梯”

来源:米乐m6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8-08 14:48:35  提示:点击图片可以放大

  上城区采荷街道青荷苑社区采用了该创新模式,顾名思义,即电梯公司一站式服务,涵盖整个小区电梯的前期设计、中期施工、最终落地以及后期维保——免费安装,有偿使用,好比“租”了一台电梯。

  而居民们更喜欢叫它“公交电梯”,然而不同于别地像乘坐公交车一样按次刷卡付费,青荷苑社区居民采取月付、季付和年付三种模式,可无限次乘梯。

  “我选择了一月一付,这种电梯缴费方式很灵活!”吴明珠住在青荷苑6幢4单元6楼,是最早一批入住的社区居民之一。

  “如果是传统加梯模式,那么电梯安装和维保费用都要整幢分摊,而不管每个人乘坐电梯的频率。”但托管式加梯,让吴明珠尝到了甜头,她算了一笔账——

  按传统加梯模式分摊,她住6楼,需要一次性拿出4万多元。而今,托管式加梯按不同楼层收取费用,最低层2楼19元包月,最高层6楼199元包月,包季度或包年还有优惠。“那4万元可以让我连续包月201个月,近17年。关键是,比如我要去子女家住一两个月,那这段时间里的电梯费我就可以免交,很灵活。而且后续维保费用都由电梯公司承担,我觉得既省钱又省心!”

  有着差不多想法的居民不在少数。建于2001年的青荷苑社区,属于采荷街道荷花塘未来社区范围,是全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单元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加梯问题,自2020年10月青荷苑社区将加梯提上议程以来,创新托管式加梯模式,以应装尽装之势大力推行整小区加梯,截至目前已加装18台电梯,而其中15台为托管式加梯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在从今年4月1日起为期1个月的试运行阶段,每台电梯使用频率基本在每天102次;而从5月1日收费后截至目前,每台电梯使用频率基本在每天88次。目前已经采购套餐的居民占总户数(除一楼)80%左右,楼层越高,购买套餐的户数越多,其中选择月付或年付套餐者各占一半。

  在青荷苑社区书记孔麒看来,主要是由于传统加梯模式存在“费用高”“纠纷多”“维保慢”等问题。“部分居民加梯热情高,但一次性拿出购梯费用还是有困难的,而且电费、维修费等也难免会由于邻里意见不统一,导致费用无法收齐。”他分析道,“此外,传统加梯的老小区零星布点,维保单位远程管理,准物业没有能力参与管理,这就导致电梯维保存在滞后性。”

  去年5月,有居民提议,“是不是能够借鉴引入别地‘公交电梯’模式?”于是,社区邀请居民代表、街道加梯办、电梯公司、专家等多方开了多次研讨会,并赴实地考察。

  “考察走访中我们得知了一个问题,假如每次乘坐都刷卡收费,很多人终究是不舍得花钱坐电梯。”孔麒讲了个故事,有个老太太住6楼,乘一次梯1元,虽然子女给她的电梯卡里充了钱,但老太太还是不舍得坐,因为她觉得“公交1元能乘很远,而这个电梯才乘多久”,并且每天都要和老伴一起出门,因为“两个人一起乘梯是1元,分开就要2元。”

  综合考虑后,在街道纪工委监督指导下,青荷苑社区决定创新推出托管式加梯模式,让居民通过你自己的需求分期付款,但可实现无数次乘梯,打消了居民的经济顾虑,并从2楼开始采用连廊加梯设计,实现无障碍建设,电梯内装有宋韵大屏,以便居民在乘梯时也能欣赏诗词;与此同时,邀请电梯公司进驻社区金牌管家,由点式管理变成片区24小时管理,以此来实现电梯问题能第一时间抢修急修,大幅度的提升维保效率。

  不过,归根到底,是否加梯、如何加梯,最终还要居民自己说了算。青荷苑社区也将这个选择权交到了居民手里。

  托管式加梯虽然既省成本又落地快,减少了纠纷,但还是有少数居民仍然选择了传统加梯模式。比如青荷苑里最早加梯的6幢1单元,去年11月下旬电梯就已投入使用。

  “除去一楼二楼,我们单元剩下8户人家心比较齐,内部原先已达成了统一意见,选择集体出资。”该单元居民代表金志春说,“一方面,我们大家都认为自己买的电梯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会更爱护,也不会贴广告,体验感更好;另一方面,假如以后房子卖出去了,电梯产权也更明晰。”

  12幢的居民傅英杰也表示认同。他们这一幢就一个单元,一梯四户,共有16户人家分摊加梯费用。傅英杰住在6楼,加梯掏了2万多元,“自己买断才是自己的电梯。”

  事实上,类似模式并非新生事物,北京、上海、临安等地都早已试点该运营方式,引起不少讨论。

  据公开报道称,2018年初,北京最早尝试“公交电梯”的黄村西里社区56号楼,刷卡使用每次0.2元。但从当年下半年开始,负责加装并运营的该公司便不再推广“公交电梯”。究其原因是电梯处在老旧小区且未能达到一定规模,除了广告收益居民使用成了主要盈利来源,难以收回成本。而成本难收回的根本原因在于使用频率上不去。而杭州临安区试点小区的“公交电梯”也在摸索阶段,按前期预测每人每天使用2到3次,收回成本需5到10年。

  因此,不难得出结论,这种模式是否能推广,要从根本上解决电梯使用频次低、成本收回周期长的问题,才是关键。而青荷苑近期上马的“托管式电梯”,尝试将按次收费改为按户包月或包季度、包年收费,不但可以培养居民使用电梯的习惯,还能让企业加快资金回笼,预期收益也更加明朗。

  “‘托管式’电梯对我们而言,也是一种尝试。” 青荷苑社区加梯运营方、杭州西奥电梯现代化更新有限公司市场管理科经理张暮紫表示,企业前期投入成本约770万元,目前在获得政府救助基础上,正通过向用户居民收取电梯使用费、规模化收取电梯厢广告费、寻找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盈利支撑点等方式来进行资金平衡。“除了青荷苑,我们还有十几个小区在洽谈中。该模式目前还在试点阶段,后期将进一步深化完善运营模式。”